初次見面就對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只因她遠從高雄來,而是她的求子歷程吸引了我,很難想像婚後12年沒小孩的日子怎麼過,更難理解的是這麼多年來,為何才做過兩次人工受孕與一次試管嬰兒?虛歲40歲的她看起來似乎又「慌」又「怕」?雖然無法得知背後原因,但「不積極」卻是事實,這是她有別於眾多求子朋友之處。
有句話:「一遭被蛇咬終生怕草繩」,從她最後一次嘗試懷孕至今相隔五年,我推測她曾被咬過且傷很大,剛踏上求子之路的朋友,常滿懷憧憬與期待,用最大熱情擁抱求子夢,直到真正體驗人類受孕力極限時,卻又判若冰心美人般冷漠,兩極化的表現彷彿「求子牛頓定律」(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期望與失望的能量總是對等的,該用什麼心態求子比較好呢?
去年十月認識她,第一次求診就直接點C餐(試管嬰兒),看起來不太有信心的她顯然是鼓足勇氣才重新出發的,我照例先為她評估著床環境,發現子宮腔長了幾顆瘜肉,聽說上次做試管前也有同樣的狀況,推測可能是生殖系統抵抗力不好,所以容易復發,為求慎重起見隔月特地做了二次探查。
確定已排除各項干擾因子後,經期第一天回診看小卵泡與抽血,卵子庫存指標FSH達10.1,兩側卵巢小卵泡數共四顆,誘導排卵刺激後反應不良,僅四顆卵泡發育(一大一中與兩小),害怕失敗的她最後改變主義,選擇人工受孕(B餐),期待下次有更好反應再「試」。
放榜結果如同多數人工受孕朋友一樣,需要再努力才能畢業,我建議她下次無論反應如何,都要把握機會拼試管,別太在意「卵泡數目」,它並非最後成功與否的唯一關鍵,同時分享幾位一顆卵求子成功之個案為她打氣。
休息了三個月,為她做最後一次試管,這次打針方式雖做了修正,但卵巢反應卻一樣,小心謹慎的從四顆卵泡中順利取出三顆卵子,雖不滿意但已是最好的結果,早已習慣看「卵子數」的她並不開朗,回想五年前九顆卵子都沒成,才三顆卵子能有多少勝算?更何況今年已經高齡40(實歲)。
貴為高等動物的人類,雖然許多事情都無所不能,但面對受孕一事其實很沒效率且「賞味期」很短,因此老天爺讓女人「按月」排卵而非「按年」,男人一次射精數千萬,甚至上億隻精蟲也是同樣的道理,但能坦然面對此一「天機」者又有幾人?是否有辦法針對個案量身試算懷孕率?這是還在努力的朋友最想知道的,也是生殖醫學同好有待努力之處,在還沒把握說清楚講明白前,善盡最大「承諾」陪她們一起努力至終點,是讓求子朋友重拾信心的最佳方法,只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境界?
卵子庫存量即將耗竭與年長女性朋友,既「慌」且「怕」的求子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慌」年紀漸長將與「當媽媽」漸行漸遠,「怕」面對無窮無盡失敗的痛苦與經濟負擔,慌怕常導致裹足不前,不小心錯過最佳受孕時機。下個月即將當媽媽的她,從慌怕中走來並重燃信心,除了歸功於今年四月那兩顆「頂級胚胎」外,最大功臣還是「承諾」兩個字。「承諾」可以趕走慌怕並重燃信心,還在努力的朋友您可曾感受過「它」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