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帶著一群學生到博物館,老師問:為什麼羅丹的「沉思者」不穿衣服?學生回得妙:因為他在沉思穿什麼衣服好...。這雖是個冷笑話,其實也反應了人生總是充滿疑惑需要沈思。「沉思者」,是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的雕塑名作,他總是賦予作品深厚的內涵。他曾說:意念、象徵,無所不在,肢體語言與五官表情必然會透露出他的靈魂狀態。
今天要分享的主角很特別,第一次見面時被她的另一半嚇到,稀疏的毛髮與蒼老的容顏,看起來至少是「耳順之年」,夫妻倆外表彷彿相差一個世代,一度讓我懷疑是「特殊」關係,仔細確認身份後才放心答應為她圓夢。將近一年的互動中,對她的印象是沈默寡言配合度高,時間到了就會出現在面前,很少提問但又不像一般的「Yes woman」,她清楚要什麼與能得到什麼,冷靜外表傳達的靈魂是「理智」,理智背後難掩「當媽媽」的幸福憧憬。
去年九月認識她,才結婚三年做過兩次人工受孕與兩次試管嬰兒,晚婚的她很清楚求子路上的時間壓力,新婚不久就積極評估受孕能力,當發現輸卵管單側阻塞,子宮腔瘜肉,與子宮肌瘤後,都採最積極態度面對與處理,希望能盡量排除干擾因子,聽完主訴後,我不知道還能為她做哪些檢查,而她也直接要求做試管嬰兒。
雖然做了聰明的決定,但能否順利領到畢業證書,卵子質量才是關鍵,評估卵子庫存量後我告訴她,經驗上AMH 1.36每次取卵很少超過四顆,扣除品質不良與受精過程耗損,最終可用之胚胎會很少,甚至會遇到沒胚胎可植入之窘境,希望她預做心理建設,要多久才能平安帶小孩回家很難預測,但我希望她給自己一段時間,也許半年、一年或更久,在適當時機我將提醒她是否轉換跑道,她兩眼炯炯有神的點頭離去,這是她與眾不同的回應方式。
去年十二月初為她做第三次,當時取三顆卵只有一顆受精,培養到第四天停止分裂(六細胞第二級),對照過去兩次,第一次取四顆卵植三顆胚胎,第二次取六顆卵植四顆胚胎,都是第三天植入,這是第一次培養超過三天,卻遇到沒胚胎可植的窘境。我鼓勵她正向看待此事,一路上分裂速度落後的胚胎,很可能是品質不良的,如果提早在第三天植入今天的狀況將來不及看到,難過也只是延後十五天而已,終究還是要面對痛苦的結果。
緊接著十二月底為她做第四次,創紀錄一個月做兩次,月初與月底只間隔23天,主因是她的心理狀態復原很好,能在短時間內「放下」,這次一樣取到三顆卵,很幸孕三顆都受精,第四天為她植入兩顆槡椹期與一顆緻密期胚胎,選擇第四天植入是因為隔天適逢週日休假,第四天出現這樣的胚胎很令人興奮,我隨手在胚胎培養單上評了一個字:「Perfect」,感謝優秀胚胎培養師的努力,也期望這次能有好成績。理智內斂的她並未因此特別開心,也許她知道還有一段路要走,直到放榜當天才露出難得的笑容,稍稍打開話匣子。
再過一個月即將當媽媽的她,自從得知染色體報告後,臉上逐漸流露自信的笑容,曾被我誤以為「特殊」身份的老男人,即將擁有漂亮的小情人(46XX),而他今年才五十二歲。
回顧四次取卵三次植入,四十一歲的她用理智踏上幸福人生,工程師與老師兩個嚴肅的組合,一開始就了解求子之路難以「量化」與「預期」,不因年長或多次失敗而放棄夢想,在對的路上努力與等待是她的智慧,也是最令人印象深刻之處,我相信出發的時候,她早已思考過「關關難過」的道理,所以每次過關都只是微笑以對,直到染色體報告確定正常後才笑顏逐開。
羅丹想什麼不重要,重點在妳是否在「思考」?凡事「思考」如何開始?用什麼「態度」面對遠方的挑戰?不順遂時「理智」能否戰勝情緒?堅持下去的「勇氣」是否還在?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妳也可以和她一樣好孕。羅丹用「沈思者」呈現思考的靈魂,還在努力的朋友妳用什麼靈魂來「當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