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子宮內膜的厚度過薄(≦7mm以下),其1.胚胎較接近氧量高的內膜基底層2.體內的VEGF表現量顯著下降不利於血管生成,血流量改變3.免疫反應活躍 4.抗氧化能力下降... 除了不易受孕外,早期妊娠流產的機率也會大為提高。
在所有可以用來評估子宮內膜的方法中,子宮內膜的厚度是最簡單而可靠的方式,常見會導致子宮內膜厚度太薄的可能原因有:多次人工流產(傷害子宮內膜基底層,造成子宮內膜無法正常增厚)、高齡(月經量開始減少)、子宮畸形(先天性較難被治療)、黃體功能不足、內分泌失調(子宮內膜無法順利增長穩定存在),子宮腔曾經手術、子宮內膜異位、排卵障礙等等都有可能影響子宮內膜的生長。然而在台灣不孕症的治療中,卵巢功能衰退女性可受贈卵子、無精症男性可選擇受贈精子,但著床環境有狀況者(子宮型態異常、內膜過薄...) 受限於法規無法採代理孕母方式協助,且著床機制複雜難以預測,所以胚胎著床的問題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現行臨床針對胚胎植入前的內膜調理多以HRT(賀爾蒙替代療程)進行,直接提供雌激素藥物增加體內濃度或施打排卵針劑的方式誘導自體的雌激素生成,並搭配低劑量阿斯匹靈藥物以增加子宮血流來達到促進內膜增長的目的;本次會議中,亦有實驗室與我們分享嘗試以自體PRP(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直接注射於子宮內的效果:
收案2017.08~2018.06預進行解凍胚胎植入客戶共31位,其中有4位因反應不佳取消植入
療程步驟:利用自己的血液分離出血小板,再把血小板所含的生長因子(例如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PDGF/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萃取出來,注射至子宮腔內,促進子宮內膜的生長。
結果發現經2次的PRP infusion後 平均內膜由6.4±0.9mm提升至8.7±1.2mm(左圖)且 這些經歷過多次植入落榜的客戶藉此療程可達到34.6%的臨床懷孕率及26.5%的著床率(右圖)。
研究發現經注射自體PRP的方式確實可有效提升內膜厚度,且PRP是經自體周邊血蒐集濃縮而來,所以可將誘發免疫反應的風險降至最低,不失為薄內膜族群治療的有效方式,但此方式近幾年才開始應用於難孕症治療,結果僅追蹤至懷孕率,且高達44.4%的流產率是否反應了內膜厚度增加了但品質仍不如預期? 值得我們再對於此療法的機制及作用多做了解及持續關注,期望將來能達到更好的療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