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在電視媒體上,看到台灣癌症基金會拍攝國內首部「子宮頸癌癌友紀錄短片」的廣告。紀錄片中的女主角,在28歲時因陰道不正常出血,就診多次後,才經切片診斷確定為子宮頸癌。令人訝異的是在罹病前未曾有過性經驗,家族中也沒有相關之病史,而且生活作息正常,讓人怎樣都無法相信她會罹患子宮頸癌,因此大力宣導預防注射子宮頸癌疫苗的必要性。包括金門縣及台北縣也決定,讓縣內國中女生免費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忽然間,子宮頸癌疫苗似乎成為目前政府最夯的公共衛生政策,許多民眾也紛紛開始詢問子宮頸癌疫苗。然而,亦有民間團體公開反對這項政府的美意,認為此疫苗注射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政府似乎還沒給大眾一個明白的交代,難不成又要來一個「新流感疫苗」的爭議?到底需不需要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每一個現代女性都需要正確且充分的資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每一年全球有51萬多名子宮頸癌新增病例,約23萬名死於子宮頸癌,其中約八成是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女性。而在台灣,子宮頸癌仍是全國女性癌症發生的前五名,依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自民國94年到97年期間,平均每年仍有近5千名婦女罹患子宮頸癌(包含原位癌),不過鑒於子宮頸抹片的推廣,近年來死亡率則大幅地下降。
罹患子宮頸癌的原因,雖然少數是不明原因引起,但絕大部分都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了人類乳突狀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所導致。人類乳突狀病毒是一種很常見的病毒,目前已發現的總共有100多型,其中最重要並與女性生殖器癌有關的HPV 有二十種以上,較常見的高危險群病毒為第16、18、52、58型,而引起菜花的人類乳突狀病毒則大多是第6型與第11型居多。當病毒進入人類體內,會嵌入人類子宮頸細胞內的DNA。當自身免疫力好的時候,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2年之後,90%會被體內免疫系統清除。少數持續數年被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的婦女,病毒改變細胞的訊息而引起細胞的增生。如果是良性的增生,便形成扁平疣或菜花;如果是惡性增生,就會變成子宮頸細胞病變,甚至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疫苗的設計,就是利用製作出類似病毒的顆粒(virus-like particles;VPLs),注射入人體內而產生抗體免疫反應,進而防止病毒進入細胞內感染。目前市面上有兩種疫苗可以選擇:一是含有對抗6、11、16、18四型的疫苗,另一個是對抗16及18兩型的疫苗。無論是哪種疫苗,都需要在6個月內完三劑的注射。接種時程是在首次劑量後第二及第六個月,分別再完成第二和第三劑。目前常見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腫脹、癢及發紅、發燒、噁心、暈眩等,通常兩、三天內便自行痊癒。
然而,目前對於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最大的爭議及潛在問題,在於「時效性」及「安全性」。因為大約60-70%的子宮頸癌產生的原因,是感染了高危險群人類乳突狀病毒,因此推斷接受了子宮頸癌疫苗的注射,便可預防七成的子宮頸癌發生,因此並非百分百可以防癌。過度強調子宮頸癌疫苗功效的結果,只會讓一般民眾誤信只要注射疫苗便可一勞永逸,忽略了子宮頸抹片的重要性;更有可能讓年輕女性被傳達錯誤訊息,使其以為已注射預防針而增加複雜的性關係。不使用保險套的結果,不僅提高了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也易造成愛滋病的流行。另一方面,目前兩家藥廠所做的人體試驗只有5-6年,真正的效用時間以及安全性,需要更多時間來驗證。雖然從實驗中可以發現人體免疫記憶力可以維持很久,但未來是否需要再追打疫苗,也是大家討論的議題。不過從其他的疫苗型態,比如說B肝疫苗或是德國麻疹疫苗來看,當疫苗注射至體內後,所引發的免疫記憶力,其時效性都可超過10年以上,不能單就體內抗體濃度來判斷疫苗效用。只能說,越年輕施打,免疫記憶力越強,保護時間也越長,因此目前建議施打的年齡層是9至26歲。很多超過27歲的婦女們很關心的問題是:「我還適不適合打疫苗呢?」「是不是超過26歲以上,打了就沒效?」事實上,上市的兩支疫苗所做的人體試驗計畫都是在26歲以前,目前已經進行27-45歲的試驗計劃。從學理上來看,只要疫苗產生的反應適當,不管年齡階段,不但可以有效預防,且通常可以維持5-10年以上。
一般而言,一個新疫苗的問世,將要成為政府的公共衛生政策時,一定會產生正負兩面不同的評價。當年B型肝炎疫苗在台灣大力推廣時,也有一股反對的聲音;當20年後回過頭來看,還好政府堅決政策,才讓台灣因B肝造成肝癌發生的機率大幅下降。同樣地,雖說此疫苗並非百分百防癌,時效性尚未明確,但至少可以阻斷大約七成的子宮頸癌發生,就公衛的角度來說,此疫苗是可以接受的。只是當政府推行疫苗預防注射,甚至考慮全面施打時,不應報喜不報憂,過度誇大疫苗的好處。需要跟民眾講明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並且提醒民眾,預防子宮頸癌不能僅倚賴疫苗,仍須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的檢查。如此才能讓女性安安心心,「六分鐘、打三針」來護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