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好不好?會不會比較痛?

催生其實醫學專有名詞是「引產」,英文是「induction」。由於在台灣催生這個名詞已經沿用多年,況且在醫界也習慣以「催生」跟病患溝通,因此引產對於一般民眾較為生疏。
我想諮詢
2009-02-27 2019-07-16
作者 送子鳥生殖中心

T小姐第一次當準媽媽,跟先生及家人都一直很期待新生命的來臨,隨著預產期的時間越來越近,全家人都抱著既期待又緊張的心情,進入生產前的倒數階段。然而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已經到了預產期卻毫無生產的跡象。「王醫師,寶寶怎麼還沒出來啊?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生?」這倒是個好問題,醫學對於為何突然有產兆,進而引發生產的連續過程並不是很清楚。「我想可以再等等看。」安撫完滿心期待的T小姐夫婦,囑咐她在未生產前的任何一刻,都要隨時注意胎動的狀況。時間又過了一個星期,寶寶依然不想出生,算算時間已經過了預產期一個多禮拜。「T小姐,您應該考慮以催生的方式生產,對你及寶寶比較好。」「王醫師,催生危不危險?會不會比較痛?」經過一番討論,T小姐接受催生的方式,平安產出一個近4000克的小女娃。

催生其實醫學專有名詞是「引產」,英文是「induction」。由於在台灣催生這個名詞已經沿用多年,況且在醫界也習慣以「催生」跟病患溝通,因此引產對於一般民眾較為生疏。然而一般孕婦以及家人,尤其是家中的長輩聽到「催生」兩個字,彷彿是一種既痛苦又危險的過程,產生了極大的恐懼及排斥。到底催生的過程、必要性及安全性為何,對於所有孕婦及其家人都需要破除一些迷思及誤解。

  1. 過程:如果子宮頸尚未軟化,會先使用前列腺素藥物,以口服或是陰道塞入的方式使之軟化,再將催生藥物(pitocin)利用打針的方式來幫產婦做催生。但催生後並不會馬上就有動靜,有時可能需經過幾個小時後才會出現產兆。一般催生的過程時間平均皆需要1-2天的時間,但也有可能經過2-3天才會生產,依產婦身體狀況及胎兒大小而定。
  2. 必要性:需要接受催生的理由,主要是怕過了預產期之後,胎盤鈣化及功能退化的程度日益嚴重,導致羊水過少而易造成胎兒危險。此外,過了預產期之後尚未生產,胎兒體重比較大而造成產婦生產不易,胎兒也因過熟反而身體器官功能不健全,出生後罹病的機會較高。有時在孕期過程中,胎兒生長遲滯,或孕婦本身罹患妊娠毒血症或其他嚴重內科疾病,為了胎兒安全著想,即使尚未至預產期或足月階段,也應以催生方式將寶寶提前出生,交由醫學專業來照護。
  3. 安全性:通常醫師會以醫學經驗,在安全的範圍內,「儘速」將胎兒平安產出。原因在於催生時間長,對於產婦的體力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對於胎兒亦然,因為子宮收縮時間及次數都攸關胎兒的健康,因此不能時間拖延太久。然而「欲速則不達」,催生必須在合理藥物劑量及適當子宮收縮頻率的範圍內,不影響產婦及胎兒的健康。

有時即使已經自然發生產兆而入院待產,過程中子宮收縮強度及頻率不高時,為了加速產程進展,必須使用適量的催生藥物針劑,來幫助子宮收縮;或是產婦已經破水超過24小時,為了怕感染,也會進行催生。因此催生並不會比較痛,催生只是以人為的方式,刺激子宮收縮以達到加速生產的目的;而且俗話說:「會痛才會生,不痛就不會生」,在合理及適當的藥物使用下,可以安全地讓寶寶來到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

*醫療行為需與醫師討論進行,本篇文章僅反映當時治療狀況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