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生殖科技嘗試受孕的階段,女性的年齡為一項重要的預測成功率的指標。在許多研究的統計數據都顯示,年紀愈大的女性,其卵子的受精率、胚胎分裂率都較年紀輕的女性有明顯下降趨勢,而且即使有胚胎形成且成功著床,其自然流產率也相對升高。
相較於女性卵子對於人工生殖成功率的影響,男性精子在成功率上影響的研究可說是少之又少。大部份的研究在男性精子的影響上也很難去界定影響的程度為何?因為在這些研究中,另一半女性的年齡並未統一化。但是我們可以在這些研究中發現,的確是有男性年齡和人工生殖或自然懷孕的成功率呈現負相關的趨勢存在。
在一篇回顧性文章指出,男性年齡愈大主要影響的精子品質包括了:精液的體積、精蟲的活動力和精蟲的形態,精子的濃度卻無明顯的改變。在生殖力方面,年齡 > 50歲的男性在統計上有明顯的下降。我們已知,高齡婦女的卵子在減數分裂產生的染色體異常比率較高,這也是影響後續胚胎是否繼續分裂的關鍵;同樣地,高齡男性精子在染色體異常及胚胎分裂和懷孕率的影響所佔的比率為何呢?
要解答上述問題,本篇研究進行1023對夫妻接受捐卵的治療週期,所有捐卵者都小於35歲、月經來潮1至3天的FSH小於 12 mIU/mL、前腔濾泡顆數大於8顆且接受排卵刺激後最高E2值大於500 pg/mL;受卵者的子宮內膜厚度在胚胎植入前都有0.8公分以上。精子收集都是採自然射精方式,睪丸或副睪取精則不列入統計。
結果
將這1023位卵子受贈對象之先生精液,以5歲為一個間隔統計比較,發現在所有年齡分組上,精蟲之濃度、活動力和型態並無明顯差異,唯獨精液體積隨著年齡愈大而降低,並此現象在45歲的分界限尤其明顯。雖然精蟲濃度、活動力和型態無明顯差異,但若合併體積來看,實際上,可用之精蟲總數(total motile sperm)是隨著體積的下降而降低的。
Table 2則探討男性年齡和受精及早期胚胎分裂的相關分析。同樣地,以5歲為一個間隔依據,受精和多重受精、第2天及第3天的胚胎分裂情形均無統計上的差異。但在第5天,囊胚形成的顆數上,大於55歲的男性明顯少於55歲以下的男性(40.7% vs 34.2%)。
Figure 3統計著床率、懷孕率、流產率及活產率,並以長條圖表示。可發現在著床率和懷孕率方面,大於55歲的男性有低於小於55歲男性的趨勢,但以統計學分析,還達不到有意義的差異。在流產率及活產率方面則有實質上的差異(P <0.05, P<0.01)。
若綜合各年齡間隔分組來看,其中發現以50歲為分界點最有其明顯差異,Figure 2以50歲為分界做分析:
Implantation | Pregnancy | Loss | Live Birth | |
---|---|---|---|---|
<50 yr | 45.3% | 74.0% | 24.4% | 56.0% |
>50 yr | 39.4% | 70.7% | 41.5% | 41.3% |
P | 0.09 | 0.49 | <0.01 | <0.01 |
結論
隨著男性年齡增大,其精液的體積和可用精蟲之總數有線性下降的趨勢,但在精子濃度、活動力百分比、形態百分比均無明顯差別。
- 大於50歲男性的精蟲,其穿透卵子的能力和小於50歲男性並無差異,受精後早期胚胎分裂及發育也未受影響,但在後續囊胚形成的階段,則有明顯下降的現象。這和目前在早期胚胎分裂大部份由母方基因組決定,而分裂後期的胚胎發育則大部份由胚胎基因組決定的觀念相一致。
- 此篇研究,大於50歲男性的配偶年齡為45.4±2.6歲,小於50歲男性的配偶年齡為40.2±4.6歲,在統計分析上有明顯差異(P<0.001),年齡較大的子宮對於流產率和活產率的影響為何?是男性年齡較大的精子在流產率和活產率影響較大,還是年齡較大的子宮影響大?需有待進一步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