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受到雌激素(E2)的影響,子宮內膜(Endometrium)會隨著月經週期而呈現不同的風貌;也因科技進步,陰道超音波比腹部超音波更具高解析度,使我們對子宮內膜有進一步的了解與臨床診斷。
生育年齡的婦女正常子宮內膜的變化有三階段:
TypeΙ 月經期
由於內膜的剝落,因此很明顯在超音波下可發現內膜呈現一條白線,且厚度約 0.5㎝ 左右。
TypeⅡ 排卵期
受到卵泡分泌的雌激素(estrogen)刺激,內膜會增厚,在超音波下呈現三條線(three line)像葉子形狀,此時厚度約 0.8∼1.5㎝。
TypeⅢ 黃體期
排完卵後內膜受黃體素(progesterone)作用,在超音波下呈現均勻變白(echogenic)之影像,厚度約 1.0㎝ 左右。
停經後婦女:若未接受賀爾蒙治療(HRT),因卵巢功能下降因素,分泌的雌激素不足,內膜不會有週期性變化,其平均厚度為<0.5㎝;有使用HRT的婦女,內膜會呈現似正常月經週期,但其正常厚度一般不超過 0.8㎝。
子宮內增生:做超音波檢查時若發現有子宮內膜增生(Endometrial Hyperplasia)的現象,內膜厚度超過 1.5㎝ 或停經後婦女厚度超過 1.0㎝ 以上;病人一般會有非月經期間出血或月經量過多(簡單定義是 1 至 2 小時即需更換衛生棉)的症狀;臨床上若遇到此種情形,先安排超音波檢查排除其他異常(如子宮肌瘤..等),或等月經結束後,再檢查一次,若仍是過厚,則安排子宮內膜擴刮術(D&C) 做病理組織診斷。
子宮內膜也會受藥物因素而影響厚度。
- 避孕藥:其成分為雌激素(estrogen)和黃體素(progesterone)的合成製劑,藉著抑制下視丘與腦下垂體,而使 FSH(濾泡激素,會使卵泡生長)及 LH(黃體激素,使卵泡破裂,形成黃體)分泌不足,間接達到避孕的效果;且會干擾子宮頸黏液的製造,抑制子宮內膜的生長,以防受精卵著床,因此服用期間會有內膜變薄,月經量明顯減少的情形。
- Clomiphene 排卵藥:雖可誘發排卵,但對子宮內膜卻有抗雌激素的作用,使內膜變薄,干擾胚胎著床。
- Tamoxifen:這是一種抗女性賀爾蒙的藥物,用於治療乳癌的病人,但它有刺激子宮內膜的效果,長期服用超過 2 年,得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會增加 2 至 3 倍,所以服用此種藥物的患者,應每年追蹤內膜的變化。
經由陰道超音波的檢查可以測量子宮內膜之厚度及判斷其組織型態,對於子宮內膜病變更可決定是否做侵入性診斷及治療,是相當具有診斷價值的工具。
參考資料
- 婦科超音波之臨床運用 何師竹 編著
- 婦科超音波教室 吳志正 林泙雅 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