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台灣拚命推生育福利,年輕人卻連婚都結不了」揭開催生政策20年失靈真相
在晚婚遲育的趨勢下,凍卵成為不少年輕女性「買保險」、緩解生育焦慮的解方。近兩年,全台各家生殖中心凍卵人數,幾乎都以倍數暴風式成長。
目前官方沒有凍卵數據,但以國內規模較大的送子鳥生殖中心來看,2013年前,每年到院凍卵女性不到30人,2018年後人數明顯增加,挺過疫情後更是大躍升,光是去年,全年凍卵人數就將近1000人,為10年前的30倍。
隨著風氣漸盛,女性平均凍卵年齡也從37歲多,提前到35歲多,呈現年輕化趨勢。依各生殖中心行情,一次凍卵療程花費約8萬到10萬元,每年保管費約8000到1萬元。
不過,凍了卵之後,使用比率究竟多高?送子鳥生殖中心醫師梁依婷指出,根據台大醫院婦產科去年報告,該院過去20年間,凍卵使用率約8.4%;送子鳥院內統計至2022年,使用率約4.5%,即使排除疫情期間較少人到院,只統計至2020年,使用率也只有6.7%。至於國外凍卵使用率,約在9%到12%之間,美國則曾有研究統計達38%。
台灣凍卵使用率偏低,一部分可能是因自然受孕,不需解凍;另一部分則被認為受限我國人工生殖法規過於嚴苛,導致「無法解凍」。依照現行《人工生殖法》,僅限已婚夫婦適用,單身女性或伴侶在未婚狀態下,均無法解凍卵子進行人工生殖。
結婚與生育相互連動,是東亞國家特有現象,傳統觀念轉換需要時間,但政府應先鬆綁只有婚姻關係才能享有的權利。現行《人工生殖法》僅限已婚夫妻適用,被質疑帶頭歧視,剝奪未婚者的生育權,這其中不乏有穩定交往關係的伴侶。林萬億鬆口,衛福部已在研議是否適當放寬,若這一關能突破,或許能先解決未婚想生育者的人工生殖需求。
少子化問題困擾台灣已久,背後成因盤根錯節,任何對策都需要時間發酵,難以立竿見影。重要的是,這張看錯問題、漏寫答案的考卷,最終能否填上正解,若考生沒有能力修正錯誤,再怎麼重考,注定不會及格。
- 完整報導內容請見《今周刊1371期》
- 延伸報導:法規限制 凍卵人數十年增30倍 使用率卻不到一成 鬆綁人工生殖 保障未婚生育權